1929年: 奠定根基
就在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災後數週,7位荷蘭鹿特丹的商人組成銀團,為民眾集體投資儲蓄和管理財富,他們將公司命名為Rotterdamsch Beleggings Consortium,其後簡化為Robeco(荷寶)。這些商人認為,股價已下跌至最低位,但受經濟大蕭條影響,公司在營運首兩年損失了一半的資產,但憑著不屈不撓的毅力,因而為今天的荷寶奠定了根基。
1930年代: 志在四方
荷寶的首任總裁Wim Rauwenhoff極其重視研究,致力以科學化方式進行投資,而公司創辦人亦是目光遠大、放眼全球之士,因此早於1930年已踏足南美股市,其後擴展至歐洲、北美和荷屬東印度,再於1938年於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上市。
Wim Rauwenhoff
Robeco's first director (from 1933 to 1960)
“
投資策略必定源於研究。
1940年代: 走出戰火
在二次大戰期間,由於公司有逾半的投資組合在1941至1946年間安全地投資於美國,促使荷寶的資產增長幾近一倍。此外,荷寶在戰時進一步開發科研為本的投資方式,包括夥拍後來成為世界頂級學府之一的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(Erasmus University)進行研究,此種對研究的堅持,成就了我們日後在量化和可持續投資領域開創先河。
1950年代: 讓投資更普及
荷寶在1950年代再創新猷,於1953年推出股票儲蓄制度,讓民眾可以負擔得起的方式將儲蓄買入荷寶股票,使投資活動在荷蘭更普及化。荷寶在戰後穩步擴展,並於1959年於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,這是在荷蘭境外的首次。
1960年代: 再向海外推進
在「搖擺六零年代」(‘Swinging Sixties’),荷寶繼續向海外市場推進,先於1960年在布魯塞爾證券交易所上市,1962年於倫敦,接續再在數個其他歐洲金融中心上市。到了1963年,荷寶成為首家歐洲公司投資日本股市。兩年後,荷寶成立第二家投資公司Rolinco,針對追求資本增長多於應課稅股息的投資者所需。
1970年代: 開拓債券投資和新業務
荷寶持續推動創新和分散投資業務,成立首隻債券基金Rorento,以抵禦油價危機觸發股價在1973年大跌的影響,並且拓展新業務領域 — 荷寶應福特基金會(Ford Foundation)的邀請為其管理部分投資組合,從此邁開了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新里程。時至今天,我們有近50%的管理資產來自機構投資者。在1970年代,荷寶先後收購了多家主要的競爭對手,發展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基金供應商,並且持續擴大業務地域,在法國、盧森堡和瑞士開設新辦事處,也於香港和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。
1980年代: 將「危」轉化為「機」
經歷第一次股災的寶貴經驗,荷寶制訂了「撞擊」政策(crash policy),因而能夠在 1987年10月第二次股災發生時處變不驚,透過加強分散投資減低風險,以避開恐慌行為,使資產價值的跌幅相比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為低。
1990年代: 開闢量化和可持續投資新領域
1990年代是業務發展的關鍵時期,荷寶率先採用量化和可持續投資,首先於1994年推出首隻量化投資策略基金,再於1995年與其新的母公司Rabobank合作推出首隻可持續投資產品‘Groencertificaten’ (綠色認證)。此後,荷寶在荷蘭再推出首隻可持續投資股票基金。
2000年代: 千禧年、新里程
踏入千禧年,荷寶集團也建立了新的里程碑,隨著Harbor Capital Advisors 及Boston Partners Asset Management加入本集團,壯大了荷寶在美國的投資實力。在21世紀初,荷寶管理的資產總值已經突破1,000億歐元。與此同時,荷寶繼續拓展國際業務,在中東、歐洲和亞洲開設辦事處,並與Canara組成聯營公司首次立足於龐大的印度市場。此外,荷寶也鞏固在可持續投資的能力,收購駐於蘇黎世的Sustainable Asset Management,其後將之重新命名為RobecoSAM,現時稱為荷寶瑞士。
2010年代:在專長領域中的真正領袖
在這個新的十年中,荷寶開始在投資決策過程中整合環境、社會和管治因素(ESG),為荷寶在未來多年於可持續投資領域之龍頭地位奠定了扎實根基。此外,日本金融服務集團ORIX在2013年收購荷寶集團,使荷寶成為規模更龐大且聲譽昭著的國際企業之一部分,也為荷寶日後的發展翻開新篇章。荷寶繼往開來,專注於所長,並造就我們成為真正的行業翹楚。在2019年慶祝成立九十周年之時,荷寶既是實至名歸的可持續投資和量化投資領袖,也是唯一一家將可持續投資因素,全面整合於股票和固定收益基礎因素策略的資產管理公司。